2009年3月8日 星期日

牛肉麵

牛肉麵

材料:
新鮮牛腱三、五斤,蔥、薑、洋蔥四五個、紅蘿蔔兩三根。細拉麵、粗家常麵,一斤三到四人份,牛肉也是一斤三四人份,青梗菜、小白菜適量。

作法:
大鍵子分開成小鍵子,切成一公分厚片,鍵子頭尾有筋的部分不容易爛,要多煮半個小時,先煮一下,再一起煮,筋肉就會一起好。
肉片可以用開水汆燙去血水,也可以泡冷水,不斷換水,直到不出血水。濾乾肉片,起油鍋,爆香蔥、薑,炒厚片牛肉到變色,鎖住肉味。加水淹到肉的八分滿,大火煮開翻泡出沫,撇去血沫,轉小火,煮一個半小時到兩個小時。新鮮牛肉不容易爛,冷凍牛肉容易爛,會差四五十分鐘,牛筋、牛肉也會差四五十分鐘。

牛肉八分爛才開始調味,太早調味,肉不容易爛。清燉牛肉加點鹽、酒、胡椒粉,有味道即可。
牛肉少,多加點紅蘿蔔、洋蔥,可增添鮮甜。蔬菜煮爛前要先撈出來,湯才不會渾、
牛肉多,紅蘿蔔、洋蔥點綴一下即可。
重口味的川味紅燒牛肉,加豆瓣醬、辣椒醬、五香、八角、花椒一起燉煮。
中口味的另煮一鍋牛蕃茄(大紅蕃茄)、洋蔥、紅蘿蔔湯,蕃茄要去皮,要加蕃茄醬。
超重口味的另買牛大骨,牛脂熬湯。多喝水、常運動的人才有本錢吃重口味紅燒牛肉。
下麵要大火煮八分熟,過水,再放到調好味道的牛肉湯裡煮到入味起鍋。簡單一點也可以不過水煮麵,直接盛碗。
小白菜清洗後摘成寸斷,燙熟直接置入麵碗。青梗菜一棵根部對切或十字四切清洗,整顆燙熟置入麵碗。

紅燒牛肉縮的凶,牛肉麵要好吃,靠牛肉原汁原味不夠,偷懶的話可以用史雲生低鹽罐頭牛肉高湯,買不到罐頭牛肉高湯,可以用罐頭蔬菜高湯,罐頭清雞湯頂一下。高湯塊、罐頭高湯高湯粉遠不及罐頭高湯,罐頭高湯遠不及自己熬高湯。
清燉牛肉搭配洋蔥、蕃茄、紅蘿蔔、高麗菜蔬菜高湯的甜味提鮮最健康,搭配雞腿骨熬的清高湯提鮮,也是紅燒牛肉常用的做法。
川味牛肉靠牛大骨、牛脂、豆瓣醬、辣椒醬、五香、八角、花椒重口味提鮮。
蕃茄牛肉是靠蕃茄、蕃茄醬、魚露提鮮。
傳說清真牛肉是剝皮全牛煮熟,再分切小塊,搭配原湯二次燉煮調味,是原汁原味的牛肉。

台灣牛有三種,黃牛、水牛、乳牛,日據時代由印尼引進黃牛,先民由福建引進水牛,乳牛來自歐美。現在牛不耕田、不拉車,飼料吃的好,運動少。新鮮牛肉,養的久,肉質好,紅燒、清燉味道比進口牛肉鮮甜。北部殺牛的大多集中在台北縣,前一天傍晚開始把自來水管插到活牛胃中灌水,美其名為提高肉質嫩度,其實為提高肉的重量。不灌水的要買一整條牛請人代殺,大部分攤商只賣特定部位牛肉,只批現成的肉塊,只有少數攤商買整頭牛請人代殺。新鮮牛肉灌水的多,不灌水的少,買到灌水的新鮮牛肉在所難免。

進口牛肉以 Cosco 美國進口牛肉品質穩定鮮嫩,澳洲牛肉較安全較粗老,差異在進口商進貨品質要求與零售價格市場定位。

傳說台灣川味牛肉麵源自於民國四十幾年美軍顧問團時代,台北火車站對面重慶南路騎樓晚上的麵攤。牛肉來源是美軍顧問團西餐廳熬牛肉清湯剩下的大塊牛肉,切塊後用豆瓣醬、辣椒醬、五香、八角、牛脂重新紅燒,在昏暗的騎樓下,溫暖坐夜車南下旅客的胃。隨著當兵受訓分發、部隊調防、演習、對抗、測驗、下基地,所謂的川味牛肉麵流傳全省。

台灣早年以農耕為主,一般人很少吃牛肉,少數人吃牛肉應由日本人間接帶來歐美習慣,或因日本南進東南亞帶回來當地習慣。台灣牛肉烹調方式原本以珈哩、沙茶、清燉為主。川味牛肉在中國四川找不到,應為台灣自己醞釀出來的烹調方式。

市面上便宜牛肉麵,大碗裡放點味精、高湯粉,加入煮好的麵,加入合成牛肉高湯,加入紅燒牛肉及原汁,加入辣牛油,拌一下麵,加上燙熟的青菜,撒上蔥花上桌。

牛肉麵高湯與煮牛肉的原汁是不同的東西。紅燒牛肉水多了,湯淡,肉沒有鮮味!自己煮牛肉麵,不需要用合成高湯騙自己,用蔬菜高湯最好,其次是罐頭高湯,用牛骨、牛脂熬高湯對身體不好。

外面便宜的牛肉有部分是飼料級馬肉,食品級驢肉、馬肉、袋鼠肉比大多數牛肉貴,也比牛肉好吃,驢肉餡餅湯多味美又滋補。民國四五十年代台灣留美學生,單程船票要十萬台幣,漂過太平洋要一個月。單程飛機票要二十萬台幣,台北、琉球、日本、關島、夏威夷、舊金山,一站一站要飛一星期。若無全額獎學金,有人吃狗飼料罐頭過日子,狗飼料罐頭是不加鹽的老馬肉,味美筋多,調味後不需久煮,立即可吃。飼料級馬肉煮熟了,煮爛了,食品安全問題不大,甚至比部分降霜牛肉還安全,因為沒有人會餵馬吃骨粉,但全世界都餵牛吃骨粉,換取帶油花的牛肉。餵牛吃豆餅、酒糟育肥是宣傳,添加牛骨粉餵食才是降霜牛肉油花關鍵來源。

牛肉高湯罐頭大多是美國史雲生的產品,是美牛產品,台灣不准進口很多年了,為了安全,任何牌子的牛肉高湯,都不建議使用,也不建議使用高湯塊,煮牛肉麵用鷄高湯提味,吃不出鷄味,自己熬蔬菜高湯煮牛肉麵,也很好吃。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