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9日 星期五

台灣豬 VS 美國豬

台灣豬 VS 美國豬

小時後家在北投復興崗小坪頂養豬,小豬要到桃園去買,桃園豬長的快,又耐病,那個年代的豬都是黑毛豬。

現在菜市場裡賣的白毛豬,大多是美國引進的藍瑞斯、約克夏、杜洛克白毛雜交種,長的比黑毛豬快,瘦肉也比黑毛豬多。

最近被批評不人道的神豬,在市場上很搶手,常被當成山豬肉來料理。

市場豬肉攤老闆說他只賣母豬,因為公豬肉有煽腥味。台灣公豬大多是太監豬。進口豬肉沒閹,騷味重,進口豬肉大多醃成黑胡椒豬排,做便當。豬肉攤老闆說他不怕進口豬肉,但我很擔心美國進口豬肉的威力!

去年在加州做過三次獅子頭,分別在大華、九九、越南超市買的夾心肉,價格一磅 US$3~US$5,台北傳統市場梅花肉市價一台斤(600g) NT$150~NT$180,一磅 = 453g ~= 3/4 台斤 = 12 台兩,一磅 US$3~US$5 相當於一台斤 NT$120~NT$150

(夾心肉 ~= 梅花肉 ~= 前腿肉)是含脂肪最高(與三層肉、五花肉、蹄膀類似),口感嫩的瘦豬肉,加州零售價格比台灣低 25%

做獅子頭發現美國豬肉不騷,不知到我買的都是母豬,還是美國也賣閹豬了!

獅子頭要多加水攪拌才會嫩,美國豬肉可以打進台灣白豬肉三倍的水,打進台灣黑豬肉兩倍的水。


可以打進較多的水,代表豬養的比較久,豬比較大,風味比較足,屠宰時放血放的比較乾淨,宰前沒有強制灌水,這些都是美國豬在價格低之外的優勢。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