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4日 星期五

電價成本探索

電價成本探索

電價成本由三部分組成: 發電成本,輸配電成本,與維運成本.

電力公司營運績效不能只看每度發電成本,不能只看發電量,不能只看售電量,還要看耗炭量,看發電乾不乾淨,發電對環境的影響有多少.

各國購買技術相同的電廠,若容量差不多,若年代相近,購買成本應該相差不大.

有效發電量看發電量與售電量,看用電位置分怖,看電廠種類,位置,容量,規畫,看輸配電損耗,看調度.

決定台灣每度發電成本有兩大類因素:



歸功於台灣先天環境的有:

* 台灣人口密集,用電年代久,用電普及率高,負載穩定,用電位置集中,單位面積耗電量大,損耗自然低,維運成本自然低,建構電網成本自然低.

* 台灣電廠規劃位置及電廠使用技術種類,大多在戒嚴時代強制確定,有電廠離負載近的優越條件.少部分民營電廠汽電共生,也都有電廠離負載近的優越條件,電廠組合能夠配合用電習慣與負載高低,調度會更容易.

* 台灣法規能配合發電,輸配電,用地取得,地下輸配電纜,高架輸配電纜,建築法規,配合度比其它國家高,建設完整電網,成本相對較低.

* 台灣非聯合國會員國,可使用耗炭發電機動調節負載,技術顧慮少.



歸功於台灣後天努力的有:

* 電廠採購價格高,輸配電建設維護成本高,燃料採購價格高.

* 台灣有效發電比例拉的比較高,壓低電力損耗,拉高用電比例,有代價,有社會成本.

* 電價從營運便利性規劃,抑制輸配電損耗,用電者要付出代價或接受不便.

* 電廠電網規畫卓越.

* 發電廠發電,輸配電,調度技術優良.


人口密集,耗電密度高,是全台百姓用高昂的房價換來的!

戒嚴是台灣全體傷痛記憶!

電業相關法規換取的建設便利,是用侵害少數人權益,換取大多數人的利益!

耗炭短期對台灣參與聯合國外圍組織沒有幫助,對台灣產業外銷有害,長期還會損害我們居住的地球!

巨額採購弊端是管理階層與政客交換利益,單位內部所有異常運作都與此有關.

拉高用電比例,壓低配電損耗,是用安全係數換取績效,是靠法規協助建設更大的配電網,換來的.

懲罰性電價只為拉平負載.

若無環境配合再強的規劃能力又有何用!

地廣人希,用電密度低.還能展現調度維運能力,才是真本事!

台灣發電成本領先全球,績效在全球敬陪末座,台灣輸配電成本相對較低,幾乎全部來自於人口密集,極少來自於後天努力,輸配電成本相對較低的原因自有公論.實際售電價格高低是由發電成本與輸配電成本加總,誰有努力與誰付出代價要弄清楚.

台灣民生用電單位面積耗電量獨佔全球鰲頭,台灣特殊的環境,百姓在購屋價格上已經反應,不能在電價結構上再被扭曲.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