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2月28日 星期六

2009/2/28 高鐵不誠實的減班宣告

2009/2/28 高鐵不誠實的減班宣告

高鐵減班是假,進一步促銷降價是真。說謊為了博取同情,避免鐵路、公路、航空抵制。

2009 年初高鐵平日運量每日來回 110 班次。
2009 春節高鐵尖峰運量每日來回 160 班次。
春節加班後高鐵開始週末五六日每天雙向 160 班,平日雙向148 班。
2009/2/28 高鐵宣告 2009/3/16 開始將大幅減班,週末五六日每天雙向減為 134 班,平日雙向減為 106班。

對照 2009 年初春節前高鐵班表,2009/3/16 新高鐵班表並未減班,而是高鐵春節加班延續到 3/15,3/16 開始恢復春節前的班次。

2009 年初尖峰時段不打折,普通時段 85 折,離峰時段 65 折,週末不打折,自由座 93 折。

2009/3/16 開始擴大降價,取消平日不打折的尖峰時段,取消週末不打折,每日每班車不是打 65 折就是85 折,自由座也由 93 折降價為 845 折。

高鐵再度降價促銷,為免鐵路、公路、航空抵制,刻意將春節加班延長,塑造營運不佳假象,營運困難不得不減班減價的假象,博取輿論同情。

我們歡迎高鐵降價促銷,但我們不歡迎高鐵不誠實的說詞。今日高鐵說謊降價,日後高鐵就可能在其它地方騙大家。

2009年2月14日 星期六

機場出入境系統又故障

媒體報導移民署副署長黃碧霞表示『2009/1/22 移民署完成第三備援系統, 2009/2/13 上午 6:24 機場系統發生故障,啟動人工作業,6:43 第三備援系統上線運作,故障系統分別在 7:44 7:54 修復,故障原因為一二航廈出入境資料庫滿檔處理不當造成』。

媒體報導用到第三備援系統,故障系統在 7:44 7:54 恢復,顯示一二航站系統同時故障,顯示第三備援系統與一二航廈系統獨立,第一二系統故障後 19 分鐘後第三系統啟動,應非即時備援規劃。

2009/1/3~5 36 小時故障移民署懲處名單為移民署長謝立功、傅署長何榮村、資訊組長許文勇小過兩次,副署長黃碧霞、主秘胡景富申誡兩次。

2009/1/3~5 移民署外籍人士出入境查驗系統故障36小時 http://ltcctl.blogspot.com/2009/01/36.html

2009年2月12日 星期四

MPLS VPN 與 IPV4 IPV6

MPLS VPN 與 IPV4 IPV6

微軟不安全的作業系統導致電腦病毒攻擊盛行,大幅降低廉價的個人電腦對資訊化正面幫助,也大幅降低了 Internet 正面應用的價值。MPLS VPN 是在不得以的情況下想出來的解決辦法,趨吉避凶,使用 Internet 相關設備,在封閉的環境下,使用 Internet 帶來的廉價電路。

VPN 比專線租金便宜,但比 Internet 上網電路貴的多,VPN 頻寬比專線更具彈性,設備、軟體與 Internet 通用,企業對內網路幾乎全部已由專線、Internet 上網改變為使用封閉的 VPN。

對自有長途、國際專線骨幹者絕對需要建構 MPLS VPN,把一套骨幹分割成多套骨幹,以提高系統安全,約束各種應用頻寬使用不致互相擠壓。

對擁有管道、光纖的區域網路,多佈放光纖,採用實體隔離,還是比 VPN 廉價、安全。

VPN 在業界已經使用多年,幾乎完全取代專線。IPV4 IP 不足,喊了很多年即將用罄,但並未如預期帶給 IPV6 契機,企業內網使用 VPN 舒緩了資安壓力,也疏緩了 IP 不足的壓力,也是 IPV6 延緩來到的原因。

VPN 大幅擴大了NAT server 服務範圍,不再受限於區域網路,也疏減了 IPV4 IP 不足的壓力。

光纖分流,提供實體隔離,大幅提高資訊安全。VPN 就 layer 3 角度來看,提供實體隔離,大幅提昇資訊安全。IPV6 IP 使用觀念從單一 IP 使用,改為區段 IP 使用,IPV6 比 IPV4 難定位,提高資訊安全。但 VPN 提供的是實體隔離,安全係數更高。

一般均以觀察全球 AS# 使用情況,IPV4 routing table 成長趨勢,最小 routing table size,IPV4 IP 市場交易價格作為 IPV6 預警訊號。

觀察全球專線租金、VPN 租金、Internet 上網租金的變化,可以顯示 IPV4 IP 供需,也可以反應 IPV6 市場需求是否成熟。

系統管理者最喜歡使用封閉網路,系統管理者關心 IPV4/V6 發展。一般上網者不願意管理 IP,只關心上網便利性,只關心應用。I-phone、G-phone、EPC 之類的整合上網系統越來越受歡迎,上網方式自動切換越來越自然,他們只關心應用,不關心 IP。上網口比例越來越高,其中不具技術背景的使用者越來越多,他們只關心容易上網,只關心網路應用,不關心 IP。

IPV6 不會等到 IPV4 不足時才會到來,MPLS VPN 使得骨幹設備不再需要 V4/V6雙模運作,ISP 會更願意使用 IPV6。

一份沒有送出去的規劃

這是 2008/12/3 一份沒有送出去的規劃

建構中小學電視教學網路五年計畫草案

前言:

少子少女將導致中小學減班、廢校成為不可可阻擋的趨勢。小型學校要求全能師資,比大型學校各科師資互相支援難很多。建構區域性專屬教學網路,組合都會大型學校與偏僻山區小型學校,利用電視教學網路,組成立跨縣市教學支援集團,可補師資不足問題。都會區大型學校升學成為教學唯一目標,建構區域教學支援網路,可以促進城鄉學校互補。
台灣電視產業完整,台灣沒有天然資源,未來發展唯有依賴人力素質,基礎教育是百年基業,如何利用台灣產業優勢,提高台灣未來人力素質,不可忽視。
未來幾年是經濟蕭條期,擴大內需,儲備未來發展能量,是行政團隊不可推託的責任。

說明:
中小學電視教學網路將不與 Internet 銜接,不與電話網路銜接,不與商用電視網路銜接,是一個封閉的網路。
預定該網路將台灣全島分成三北中南三區,各區都會區學校分別支援各區偏遠學校,花東離島由北區支援。
該網路將分五年,分期建設區域光纜銜接中小學,由教育部整體規劃編列預算,分三區督導,由各縣市政府負責主辦,由縣市教育局出面協調建設局取得路權,與第四台業者或電信業者合作,每一學校建設四迴路 16 對單模光纖,分期購買電視教學設備。

預期成效:
該計畫建設相關電路建設可完全由國內廠商提供,相關電視教學設備也會完全由國內廠商提供,該等投資可擴大國內需求,促進國內就業機會。
中小學減班、廢校在所難免,建構都會地區學校、遍遠地區學校教學支援網路,可以疏減需要全能師資的壓力,可以縮短城鄉差距,可以讓都會區學子接觸鄉村資訊,可以讓鄉村學子接觸都會資訊。
中小學生在校期間不需要完全開放的 InterNet,建構封閉的區域性電視教學網路,可以順便建構封閉的中小學網路,屆時中小學將不再需要費心防堵不當資訊與 P2P 侵權行為。

經費需求:
三千所中小學,逐年分批執行,每校電視教學支援網路在一年內完成。共需三十億,分五年編列,每年編列六億元。

背景說明:
每一個頻道可以轉播一間教室上課,使用類比電視設備,經由光纖傳送地區閉路電視業者,併入商用系統,在白天轉播到全縣閉路電視,偏遠學校及失學生可以收視。預計每一個縣市需要國中需要三個頻道主播三個年級的課程,國小需要六個頻道主播六個年級的課程。閉路電視業者白天頻道並不擁擠,上課時段挪出九個頻道,不無可能。每一個頻道相關設備大約 20 萬元,每一個學校十年光纖使用權大約 100 萬元可能可以談的下來,少部分沒有光纖的學校,需要協助業者申請路權,由閉路電視業者建設。
電視教學光纖網路建構完成後可以添購設備調度給中小學封閉網路使用,跨區光纖連線也不是難事。但地區閉路電視業主光纖網路上天下地走水溝走電線桿,可靠度不高,年故障率大約在 2~4%,故障原因一半為調度問題,一半維修路、天災斷線。一半故障一天可以修復,另一半故障可能要拖一星期。若要達到 99.99 可靠度,需要三個迴路,0.04^^3=0.64*10^^-4。
各縣市偏遠學校要建設光纖會有困難,實務上大多以微波克服,該等學校只要避開不擔任主播學校,應該並不需要光纖。

教育部電算中心將進行七十億的擴大內需建設

業界傳言教育部電算中心將進行七十億的擴大內需建設,上次教育部擴大內需建構了中小學電腦教室與網路,成功的在中小學家長、老師、學生播下種子,帶動了中華電信不看好的 ADSL 寬頻網路,促成全民電腦寬頻網路普及。我們期待這次教育部電算中心擴大內需,創造內需之外,能比上次有更好的成效。

2009 年新固網該如何定位

2009 年新固網該如何定位

新固網如何定位,建設方向如何掌握,要先了解中華電信目前營收分佈,分析老固網賺錢原因,目前優勢如何取得,還可以延續多少年,台灣固網轉型方向也不可能與全球網路需求脫節。

中華電信在台灣上市,在紐約證券交易所(NYSE)委託大通銀行(JPMORGON) 發售存託憑證,財務報表經會計師簽證假不了,但分項營收是否經過整理,分項投資是否重整歸類,需要理性分析整理。親自收集資訊比別人整理好的資訊容易獲得實情。

公開資訊顯示中華電信營收大約三分之一來自行動電話,三分之一來自於市話,三分之一來自國際電話與 Internet。公開資訊顯示台灣行動電話目前營收三分天下,但要考慮到隱藏成本,基地台之間電路頻寬擴充性,關鍵位置基地台使用權與所有權,國際電話、長途電話成本高低分析及未來性,手機上網成本,門號手機代售成本,客戶來源分析,費用分析,國際電話使用分析,長途電話使用分析,市話使用分析,受話來源分析,客戶忠誠度分析。

電話公司最大營收應該來自行動電話,但行動電話基地台之間的網路建構成本,行動電話與外國電信公司間電話交換成本,行動電話與市話交換成本,行動電話使用電腦網路的成本,行動電話帳務成本分擔,申裝、客服成本、管理營運成本是否歸併到上下游服務,都會影響固網行動電話營收比重。中華電信行動電話營收應該高於公開顯示的 1/3,中華電信行動電話績效不會輸給另外兩大行動電話公司台灣大與遠傳。

傳統市話使用銅線,交換機與電話機直接通話距離在 5KM 之內,必要時使用串接放大技術,可以延長到 20KM。台灣都會區人口密集,大多採用環狀迴路銅纜,未使用銅質電纜串接放大技術。都會型態環狀迴路銅纜比較容易轉型到 ADSL。中華電信沒有從銅線佈纜直接演進到光纖佈纜,可以解釋為當時對於寬頻網路不具信心,網路部門營收低,意見不受重視。

中華電信宣示今年將繼續 NGN 建設,NGN 延續環狀架構,連接北中南三區,三區分別再以環狀架構,銜接地區環路。中華電信 NGN 是三層的環狀架構,備援能力、穩定性、擴充性極高,以國際電信公司眼光來看,以國際傳輸設備廠商來看,NGN 可以整合電話、數據、媒體,絕對足以因應未來寬頻需求。但中華電信、國際電話公司、國際傳輸設備廠商對網路應用不了解,有點敬畏,有點排斥,對於電腦的未來發展也不清楚。以無限擴充,多重環狀備援,整合語音、網路、媒體多樣化頻寬需求規劃、建構 NGN 網路。

未來網路需要的骨幹,與未來主流應用相關,脫離不了電腦,也脫離不了終端接取與網路技術。半導體技術發展已經逼近材料極限,未來即便往生物晶片發展,也無法改變材料極限,僅可擴大晶片數量,改善連接技術,從微小面看,關鍵在單點對多點的通訊、傳輸、傳導、控制能力。個人、家庭有線、無線上網,不管是固定或是移動,頻寬都會越來越寬,從宏觀來看關鍵也在單點對多點的通訊、傳輸、傳導、控制。由於材料極限,電腦極限,交換傳輸設備極限,樹狀架構,集中交換勢必改變為無集中點的網狀架構,分散多點交換。

宏觀、微控都會往網狀架構演進,點對多點溝通、交換、傳輸、控制才是王道。未來網路架構一定需要大量光纖,以低成本滿足網狀架構。台灣都會區人口密集,多建管道,多用光纖比使用寬頻傳輸設備提高單位光纖頻寬便宜穩定。

上網技術進步無止盡,個人設備使用頻寬會越來越寬,個人使用的網路設備會越來越多,無線上網會越來越普及,但將侷限在小區域內,漫遊功能會越來越強,可用頻寬會越來越大,單一基地台覆蓋範圍會越來越小,基地台密度會很高,長時間寬頻應用一定直接使用光纖,漫遊將依賴個人化的基地台,每一個固定設備都會幫其他移動設備轉接訊號,光纖越多的地方可用頻寬越高,移動基地台越密集的地方,可用頻寬也會越高,但仍然間接依賴光纖網路。所有建築物都會有對內對外光纖管道,都有無線基地台。所有道路、航線都有基地台、光纖轉接站。由於材料限制,運算儲存設備一定依賴網路分散計算、儲存,未來網路不會有交換中心,網路會分散交換,建構光纖管道會是建築物的責任,建構光纖轉接站會是道路、航線的責任。

為求永續發展,固網應該共同提出建築物對內對外光纖管道規劃,無線基地台規劃說帖,讓建築業遵循。為求都市提供現代化網路服務,為求國家提供現代化網路服務,應該遊說修改建築法規,公路、航線規定,滿足未來的分散寬頻網路需求。

從新建築、新道路根本改善電信骨幹管道的理由有三,一為使用者付費,二為新建時一併建設成本低,三為一併規劃適用性耐用性高。舊社區應該由固網逐年從高密度區域建構網狀光纖管道,光纖密度要與人類活動密度成正比。那裡是高密度區域,只有固網知道。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無法掌握需求密度,只知道那裡施工抗拒力最低,規劃與需求分離是 300億 M 台灣計畫寬頻管道建置計畫失敗主因。分散交換是不可能改變的趨勢,未來網路架構不可能是多層次集中樹狀架構,光纖管道建設規範必須提前反映未來市場需求。

固網不能期待政府代為建設管道,因為政府請學者專家規劃,學者懂原理,懂技術,但不知道市場需求,更不知道營收重點。固網不能再跟隨中華電信腳步,等中華電信獲得成功之後,行動電話公司才高效率跟進,是行動電話公司過去成功模式,但不適用於未來固網骨幹建設上。當年行動電話能獲得成功是機緣,中華電信當時是國營企業,行動電話發生疑似採購弊案,中華電信停止行動電話建設多年,累積了數百萬行動電話潛在用戶得不到服務,黑市行動電話權利金高達台幣三萬五千元還有行無市。行動電話基地台可以租用中華電信 T1 E1 數據專線快速建設基地台營運。加上民營企業靈活的促銷手段,豐厚的行動電話儲值卡佣金牽引了龐大的人脈擴充客戶,形成三分天下的行動電話市場。

分散處理是上網工具電腦的發展趨勢,分散交換會是下一代網路骨幹的特色。從手機上網獲得一般使用者認同,SKYPE、MSN等應用不考慮與傳統電話交換服務後,仍然獲得年輕使用者喜愛,下一代網路應用我們可以預期 IP 化會扮演重要角色,下一代網路骨幹是必須要具有 IP 層直接使用光網路的需求。再從 Internet 對資訊安全的不足,廣域 VPN 服務勢必大幅取代 Internet 企業內網需求,下一代網路骨幹必須能提供穩定服務的廣域 VPN。
固網還是得回到原點,長期投資進行基礎建設,絕無偏門,絕無佼幸,絕無捷徑,誰規劃正確,誰能在需求發生前完成建設,不犯錯的就是贏

2009年2月10日 星期二

鍋貼和鍋子

鍋貼

材料:
冷凍鍋貼一盒半,或冷凍水餃三十顆,帶蓋平底鍋。

作法:
建議使用玻璃蓋平底不沾鍋,最少要用帶蓋的鍋子。平底不沾鍋冷鍋時鍋底、鍋邊抹一層油,大約一兩湯匙。一般平底鍋鍋底、鍋邊抹一層油,大約要兩三湯匙油,中火充分加溫,充分塗抹避免黏鍋。冷凍鍋貼、冷凍水餃不需解凍,封口朝上,排入鍋中。11.5” (29.5cm)直徑平底鍋大約可排 30 個鍋貼或 30 個水餃。開火一兩分鐘後,稍微晃動鍋子,讓鍋貼、水餃接觸鍋底面充分吃油,平均分佈鍋中,緊貼鍋底,(一般平底鍋一定要先乾煎一下,加水後才不會黏鍋)加入一碗到一碗半水(大約淹到鍋貼、水餃一半高,大水餃要多加點水),蓋鍋蓋,鍋中水開翻泡後,轉中小火,直到鍋底水快收乾未收乾,鍋貼水餃變胖,開蓋轉大火,注意鍋邊鍋貼、水餃底部八分焦黃時熄火,用餘溫煎至焦黃,起鍋翻面裝盤。不能頻繁開蓋、翻動、察看,煎好一次起鍋才不會黏,才不會乾硬。

煎鍋貼鍋子一定要有蓋子,鍋貼不是乾煎的,鍋貼是先蒸煮後水煎,因為是加水煎,鍋子溫度不會過高,鍋貼也不會吃油。水餃鍋貼太少,排不滿鍋子時,要注意多加一點點水,充分晃動,讓水餃鍋貼的邊吃到水,不然鍋貼水餃的邊會乾硬不好吃。

用平底鍋,平底不沾鍋,鍋蓋密封良好,只有一個小透氣孔,煎鍋貼時不必加麵粉水,清水即可。用圓底炒菜鍋,用營業用大鐵板,鍋蓋密封不好,會漏水蒸氣,就要加薄薄的麵粉水,減緩水分流失。如果沒有鍋蓋,就不能煎鍋貼,只能煎水餃,水餃要先用水煮熟濾乾,再用中小火下油單面煎黃。


鍋子

用水炒、水煎烹調方式,不沾鍋是安全的。鍋子是消耗品,外鍋結垢,不能再使用,一定要拋棄。不沾鍋內鍋有刮痕,也不能再使用,一定要淘汰。不沾鍋平常用海綿清洗,黃色 3M 菜瓜布清洗。不沾鍋現在塗裝附著力改善很多,只要不油炸,不乾煎,鍋邊不會積垢,積垢要立即處理,當時用 3M 綠色菜瓜布沾洗潔劑刷乾淨,只要不用鋼絲刷,塗裝不會被綠色菜瓜布刷壞。

各種鍋子清洗,鍋內不要用清潔劑洗,用熱水多洗幾次,不會有清潔劑殘留顧慮,留薄薄一點油,就有不沾鍋的功效,清潔劑洗過的鍋子,會黏鍋。鋼絲刷刷過的鍋子,沒有金屬氧化層保護,會黏鍋。洗得太乾淨的鍋子,要熱鍋製造不沾鍋的保護層,通常是大火用薑沾油多次塗抹。每次烹調完畢,各種鍋子鍋外底部一定要用清潔劑,用菜瓜布,用鋼絲刷,刷乾淨。廚房致命的油煙大部分來自鍋底。煎、炒、炸過多餘的油倒出來時鍋邊一定要擦乾淨,一定要當次洗刷乾淨,外鍋油垢反覆加溫之後,鋼絲刷都刷不掉。烹調時,多蒸、多煮,少炸、少炒。炒菜時,開火就下油,下油就下菜,炒菜時加點水,可保油溫不會過高而質變。

2009年2月9日 星期一

酸辣湯

酸辣湯(速簡版)

一包酸辣湯搭配兩盒冷凍生水餃或冷凍生鍋貼,可供四人食用。手腳快一點,四十分可以從頂好超市採買到做好上桌。凍生水餃、凍生鍋貼可以放一個月以上,盒裝豆腐、雞蛋也可以冷藏一個月,酸辣湯配上五木拉麵,很像大滷麵。

材料:
港式酸辣湯包(不辣)一包或川味酸辣湯包(辣)一包,盒裝豆腐一盒,蛋一個,蔥花(可省),麻油(可省)。

作法:
冷水四五碗,水開後加入酸辣湯包粉攪拌避免結塊,盒裝豆腐用刀從四邊劃開,割去外膜,橫直切成 2mm 見方豎條,到入鍋中,湯開後,攪拌,打散之蛋液慢慢到入翻泡處,關火,調味,灑入蔥花、麻油起鍋。

酸辣湯

材料:
瘦肉絲二兩(有高湯)~四兩(無高湯),豬小裡肌去膜橫切長薄片再橫切絲,肉絲瘦而不祡,是低卡紅肉。盒裝豆腐一盒,筍絲一杯,泡軟黑木耳一杯,嫩豬血、雞血一塊(省略)(現殺雞、豬,兩碗熱水摻入一碗熱血才會嫩),蛋一個,太白粉,胡椒粉,醋,麻油,蔥,雞高湯一罐(可省)。雞血、筍絲是酸辣湯的主要材料,省掉雞血,補上黑木耳。

作法:
肉絲以酒、糖、鹽、胡椒粉、薑汁(粉)、醬油、醃一下,汆燙前抓一下太白粉。筍蒸熟去殼切絲備用(可用真空包涼筍切絲)。黑木耳泡軟過夜,摘去硬梗,煮軟,切絲備用。盒裝豆腐用刀從四邊劃開,割去外膜,橫直切成 2mm 見方豎條備用,蛋打散備用,太白粉冷水調開備用,蔥切碎備用。一罐高湯煮開,小火汆燙肉絲撈出備用,加入筍絲、木耳絲、豆腐條,醬油糖醋胡椒粉調味,加五碗水,攪拌湯汁,水開後慢慢到入太白粉水勾芡,勾芡糊狀反應會延遲一兩分鐘出現,要勾慢一點,勾少一點,以免太稠。加入肉絲,雞血條,攪拌湯汁,在翻泡處慢慢到入蛋汁液,關火,調味,加入蔥花、麻油起鍋。

2009年2月7日 星期六

花椰菜

花椰菜

材料:
進口花椰菜(一朵約一盤),橄欖油,鹽,醬油,醋,少許。

作法:
台灣綠花椰菜冷藏保存期短,保存要先殺青再冷凍。台灣白花椰菜冷藏保存期短,要注意有蟲,菜蟲問題不大,能挑掉的就挑,不能挑的直接汆燙,當成葷菜吃就行了。不過菜有沒有蟲,有沒有洞,跟用不用農藥,噴藥有沒有過期無關。進口花椰菜冷藏保存期長,要吃的時候再殺青就可以了!

花椰菜一朵朵摘成希望的大小,順便從根部剝去老皮。最粗的大梗,剝去老皮,斜切成片,一併殺青。梗比較脆,也可以不殺青,切片,抓一下鹽,用糖、醋、鹽、醃兩個小時,即可食用。不抓鹽,醃製過夜,清脆可口。

燒一鍋開水,水開後加點鹽,加點油(殺青後要冷凍保存汆燙時就不要加油),燙二十秒到一分鐘,水多時間短,水少也不要超過一分鐘。準備兩鍋冷開水,把殺青後的花椰菜急速降溫。濾乾,置入拉鍊袋,拉練拉八分,冷藏兩小時,置入冷凍庫,過夜密封。

冷拌,準備一個帶蓋大碗拌花椰菜,一個小碗調醬汁。最簡單的作料是一點鹽、一點橄欖油或麻油或苦茶油。加點好醋,陳年無花果醋、紅酒醋、梅子醋,一點點好醬油,味道就很豐富了!花椰菜放在大碗裡,到入作料,蓋上蓋子或盤子,充分搖拌,比攪拌勻,比鍋炒勻。等兩分鐘,到出多餘的汁液,裝盤上桌。

熱炒,橄欖油加點鹽或帶鹽奶油小火爆香蒜末或火腿粖,熄火攪拌花椰菜,上桌。

教育擴大內需

教育部頂尖大學計劃,五年花五百億,集中幾個大學,給特別預算,不給經常預算,導致這些大學經費濫用,以個人電腦、筆記電腦為例,買到離譜,已被糾正。

傳言教育部要搞擴大內需,一個大學平均可以分到五十億,五十億幫不了一個大學提升國際排名一名,錢花的實在不值。真要擴大內需,寧可再發可循環使用的消費卷http://ltcctl.blogspot.com/2008/12/blog-post_18.html

教育是百年大計,教育花再多的錢,即使舉債,債留子孫,也值得。但請教育部把錢編在正常預算上,分五年,分十年,慢慢發錢給學校花,根據 1930 年經經驗,經濟蕭條會拖十年以上,切莫以特別預算一次發給學校,那樣花錢,比不上發消費卷!更比不上循環使用的消費卷!

擴大內需要做捷運

擴大內需要做捷運

台北捷運介紹

台北捷運每公里造價 27.47億,包含用地取得每公里總成本 61 億。相對於各種擴大內需方案、高科技廠抒困案、銀行打壞帳案、高鐵案,捷運帶來都市現代化,是百年投資,高運量捷運造價其實不貴,不景氣中最值得做的擴大內需建設,就是北高及西部沿線各都會的捷運系統。

只要用地取得沒有困難,一定要採用高運量系統,一定要採用地下化。除老社區用地取得困難,才可考慮中運量系統。除極老舊社區外,才可考慮共用平面道路的輕便捷運。絕不可為了節省經費考慮中運量、輕便捷運!絕不可為了節省經費、為了提早通車,改採地面規劃、高架規劃。

2009 年初台北捷運已通車路線共有八條,木柵線、淡水線、中和線、小南門線、新店線、南港線、板橋線,土城線,共有70個車站,營運長度 75.8公里。

木柵線從動物園到中山國中,10.5公里,12個車站,全程高架。
淡水線從淡水到中正紀念堂(含新北投支線),23.5公里,22個車站,分為地下、地面、高架三段。
中和線從古亭站到南勢角,5.4公里,4個車站,全程地下。
小南門線從西門到中正紀念堂,1.6公里,1個車站,全程地下。
新店線從中正紀念堂到新店(含小碧潭支線),11.2公里,10個車站,小碧潭支線高架,全程地下。
南港線從南港到西門,10.9公里,12個車站,全程地下。
板橋線從西門到府中,7.2公里,5個車站,全程地下。
土城線從府中到永寧,5.5公里,4個車站,全程地下。

台灣捷運經費中央與地方政府分攤:
台北捷運初期路網,中央分攤50%、台北市36.875%、台灣省13.125%,其中省的部分佔三分之二,縣負擔三分之一。目前中央對台北市捷運的補助可以達到不含自償性經費的二分之一,對高雄可以達到不含自償性的四分之三。對其他縣市如台中、台南、中央以近年的統籌分配款所計算各縣市基準財政平均值來計算其基準財政需要,分成三個等級給予不同補助,第一級為78%,第二級為85%,第三級為90%。也就是說台北縣若要進行建設,中央最多可以補助到78%。

中運量木柵線介紹
車輛:
每列車由兩組配對,每組2輛,共計4輛車組成。
最大時速每小時80公里。
每節車廂可載運116人(座位20人、立位96人)。
車廂地板與月台同高,便利旅客及身心障礙者進出。
操控方式:
由行控中心進行全程控制,採電腦全自動無人駕駛方式運行,且有自趨安全性設計以保障旅客安全。
必要時可採用人工方式駕駛。
月台:
月台設計採用側式月台。
有月台門且月台邊緣與列車間有約3公分之縫隙,乘坐輪椅之人士,請以後輪先行進出車門。
列車停靠月台時間約為 17-20 秒;忠孝復興站 45 秒。
軌路:
全程為高架段路線、鋼筋混凝土路面,可避免影響到市區道路之行車動線。
車輪型態採用『膠輪』。

高運量淡水線、中和線、新店線 、板橋線、南港線、小南門線、土城線介紹

車輛:
每列車由2組配對,每組3輛,共計6輛車組成。
最大時速每小時80公里。
依車型不同,每列車約可載運1,669或1,672人(座位284或352人、立位1,385或1,320人,以每平方公尺站立5人估算)。
車廂地板與月台同高,便利旅客及身心障礙者進出。
操控方式:
由司機員配合號誌全程引導列車行進。
列車之運轉完全受控制中心之監控,且有自趨安全性設計以保障旅客安全
月台:
月台設計採用側式月台、島式月台、側疊式月台、島疊式月台、混合式月台等5種型式。
除台北車站、忠孝復興站外,其餘車站無月台門設計,且月台邊緣與列車間有約10公分之縫隙,乘坐輪椅之人士,請以後輪先行進出車門。
列車停靠月台時間約為18~35秒;台北車站及忠孝復興站約40~50秒。
軌路:
全程依各區段之不同而兼採地下、高架及平面混合式之鋼軌鋪設,以應實際上之需要。
車輪型態採用『鋼輪』。

台北捷運內湖線為台北捷運興建中的路線,屬於中運量系統,全線大部分為高架路線,穿越松山機場及大直段路線則為地下路線。路線自中山國中站起,沿復興北路轉入民族東路北側,進入地下後往北穿越松山機場及基隆河至大直,於自強隧道南端圓環旁之北安路東側出土,進入內湖後改採高架路線,沿內湖路、文德路、成功路與康寧路行進,跨越基隆河與國道1號(中山高速公路)至南港經貿園區的南港展覽館站,全長14.8公里。內湖線屬於棕線,完工後與木柵線直通營運,連結內湖、南港及文山區的木柵。

預定時程:
2009年2月28日:內湖線全線完工,交由臺北大眾捷運股份有限公司展開營運測試。
2009年5月31日:各車站細部工程完工。
2009年6月30日:內湖線全線營運通車啟用並與木柵線串聯。

內湖線車站:
南港展覽館(接藍線)(南港線)、南港軟體園區、東湖、葫洲、大湖公園、內湖、文德、港墘、西湖、劍南路(接黃線)(環狀線)、大直、松山機場、中山國中(接木柵線) 。

內湖線歷史:
內湖線最初規劃時即定位為木柵線的延伸,同樣採用中運量系統,大部分為高架路線。但由於木柵線不斷發生試車事故,內湖民眾對於中運量系統的排斥感高漲,因此堅持要求變更設計,改採高運量系統,以及興建地下化路線,並透過市議員提出這方面的訴求。台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則基於路線佈設考量,以及興建成本可能激增、內湖地區道路狹窄施工困難等理由,認為變更設計一事窒礙難行,雙方並無共識。之後台北市議會通過決議,凍結相關預算,要求重新評估替代方案。
經過多次重新評估,以及與地方長期溝通後,儘管捷運局曾提出一些替代方案,但受限於經費因素,原定計畫似乎仍較為可行。擔心內湖線通車之日遙遙無期,而要求儘速妥協以利動工的聲音也開始浮現。加上木柵線通車後不再事故,使得內湖民眾對於中運量系統的接受度有所提升。不過,仍有超過半數的民眾堅持以地下化方式興建。捷運局則表示經費不足,只能興建高架路線。
2000年,行政院表明:內湖線如果再不動工,中央政府將收回內湖線的補助預算。面對捷運路線可能不再有機會進入內湖地區的壓力,內湖民眾最終與捷運局達成共識;市議會亦作成維持原定計畫的決議,另外也提出增設松山機場站的修正案。行政院於2001年8月1日審議通過此一提案,延宕了七年的爭議終於畫下句點。
內湖線工程原本預定於2008年6月完工,然而由於內湖地區地下管線複雜,先前土質評估錯誤。康寧路壓力箱涵不得在防汛期施工,加上包商與下游廠商間出現糾紛,以及捷運局監督不力等因素,造成施工進度落後,預定通車時程也因此一再展延。

已完成時程:
1990年4月7日:內湖線11座車站位置及路線確定。
1992年2月21日:行政院公共工程督導會同意在南港經貿園區增設兩座車站(內湖線原本計畫只到東湖地區為止)。
1993年:行政院初步核定。
1993年6月30日:捷運局評估松山機場大眾運輸使用率後,否決松山機場站設置計畫。
1993年8月20日:捷運局宣佈內湖線1994年中發包,1998年完工通車。
1993年9月28日:由於木柵線試車時發生火燒車事件,交通部決定停止所有內湖線相關作業。
1993年10月9日:捷運局代理局長廖慶隆宣布內湖線放棄中運量系統,改採高運量系統;並請捷運局進行民意調查。
1993年12月18日:廖慶隆向市議會議長陳健治(內湖區選出)及市長黃大洲報告中/高運量系統利弊。陳健治堅持內湖線應採高運量系統;即使採用中運量系統,也不得採用木柵線所使用的馬特拉VAL系統。
1994年1月8日:市長黃大洲表示內湖線仍應採用中運量系統。
1994年8月23日:捷運局宣佈內湖線仍將採用中運量系統;內湖居民發動連署,反對中運量系統。
1995年1月23日:捷運局長鄧乃光認為馬特拉VAL系統仍為中運量系統考慮選項。
1995年5月6日:市長陳水扁指示捷運局,中/高運量系統問題為技術層面問題,無需進行民調。
1996年4月10日:市政府計畫如公民投票法通過,將於9月由內湖民眾公投表決系統問題。
1996年5月:舉辦六場以內湖線為主題的公聽會(除了第一場外,其他場次結論皆傾向支持採用高運量系統)。
1996年7月:台北市研考會進行民調。
1997年4月16日:市議會解凍預算,但要求內湖線採用高運量系統,捷運局長林陵三同意。
1999年5月:再度舉辦三場公聽會(公聽會當中,與會民眾一面倒支持採用高運量系統)。
2000年5月10日:市政會議通過行政院原本核定的內湖線興建計畫,依舊決定採用中運量系統。
2000年6月20日:市議會仍有反對意見,市政府決定發送宣導手冊給內湖民眾(說明採用中/高運量系統、以高架/地下方式興建的利弊得失),並辦理民調。
2000年8月15日:捷運局公佈民調,67.2%內湖民眾支持採用中運量系統。
2001年1月9日:市議會臨時會以27票贊成,17票反對,通過採用中運量系統,以高架化方式興建內湖線一案。
2001年8月1日:行政院審議通過於內湖線增設松山機場站。
2001年9月26日:內湖線12座車站命名確定。
2002年5月23日:地下段土建工程開工,由大陸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及日商鐵建營造股份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聯合承攬得標。
2003年4月23日:高架段土建工程與全線機電工程由工信工程公司得標(加拿大龐巴迪公司承造機電系統)。
2003年6月1日:捷運局在各方壓力之下,簡化內湖線各站的局部設計,並計畫於各站增設出入口。
2003年6月15日:內湖線正式動工。
2004年8月18日:內湖線電聯車定裝,車內採用藍色「一字型」座椅(博愛座為深藍色)、灰色地板、暖米色內牆與白色天花板。
2006年5月26日:市長馬英九於市議會總質詢時,坦承內湖線延後至2009年3月通車。
2006年6月30日:內湖線第一對電聯車運抵基隆港。
2006年12月26日:市長郝龍斌於就任首日視察工地時,宣佈內湖線再度延後至2009年6月通車。
2007年12月16日:完成松山機場站至劍南路站之間電聯車運行所需直流電的送電作業。
2007年12月24日:台北市長郝龍斌就職一周年前一日,進行松山機場站至劍南路站間電聯車行車運轉測試,安排市長郝龍斌、台北市議員陳玉梅和黃珊珊、內湖線鄰近工區里長及媒體上車廂體驗,於劍南路站聽取簡報施工現況。內湖線車廂實際內部高度只有一百九十公分,比木柵線電聯車低,而無論是車身寬度或內部寬度皆比木柵線電聯車窄。
2008年1月5日:軌道樑全部安裝完成並舉行上樑典禮,土木工程進入完工收尾階段。
2008年1月26日:完成全線軌道鋪軌。
2008年4月28日:大直站竣工。
2008年5月19日:進行內湖機廠至葫洲站間系統安裝及電聯車試運轉測試。
2008年7月27日:松山機場站竣工。
2008年8月4日:台北市市長郝龍斌試乘內湖線。
2008年12月6日至2009年1月18日:內湖線進行系統整合測試。

共同建設光纖到戶

共同建設光纖到戶

固網提供基礎建設,但賺不到錢。沒有固網的基礎建設,行動電話基地台會沒有可靠的專線,行動電話服務從前幾年 2G 單純的通話服務,一直沒有成功轉移到 3G 影像電話,但 3G 3.5G 手機上網經由 iphone 3G 的全球行銷已成氣候,使用的頻寬只會越來越多。手機上網視訊應用一旦普及,習慣一旦養成,手機上網視訊應用,頻寬需求比單純手機通話放大百倍不止,上網時間比通話時間成長百倍以上,基地台頻寬需求會增加百倍以上,不可能再依靠 T1、E1低速數據專線,也不可能依靠穩定、容量相對不足的各種無線網路技術,一定要靠相對穩定的寬頻光纖網路。

ISP 上網服務品質依靠固網基礎建設,好 ISP 本業賺不了錢,但若沒有 ISP 賠錢提供上網服務,ICP 就沒有服務機會。多元化的網路內容服務,是數位化生活重點。基礎建設不足,寬頻費率偏高,寬頻服務就無法提前卡位。寬敞的高速公路完成,利用高速公路的服務自然水到渠成。有了低月租寬頻對稱網路,寬頻內容服務才會水到渠成。

固網剛開放時,有的固網規劃使用 Cable modem,有固網規劃 power over Ethernet,有的固網規劃用瓦斯管穿光纖。可惜固網執照拿到手,新固網有興趣的只是不需投資穩賺不賠的國際電話,沒興趣進行基礎建設,沒興趣費時花錢重弄一套全新的市內電話、長途電話與行動電話競爭。

台灣的第四台早年由和信、東森集團二分天下,第四台原有機會整合電視、電話、網路三種服務。可惜陰錯陽差,和信轉戰 ISP 成功,在海外上市,募集到大量資金,轉戰網路內容服務,獲得成功,並未立即進行電信基礎建設。東森最早發現固網賺得慢,ISP 賺不到,購物頻道賣東西最實在。第四台兩大業者要賺的穩的,要賺的快的,放棄基礎建設,讓中華電信有時間進行骨幹翻新,進行光纖到戶佈纜,建構 NGN 網路。

固網開始營業後,台北市政府曾經規劃人行道電信共同管溝,也真的進行了人行道翻新,建設共同管溝,可惜人行道不連續,路口障礙重重,銜接問題嚴重,共同管溝管徑太小,甚至趕不上草莽的下水道附掛佈纜方便可靠。

新年期間媒體報導台北市政府有意進行光纖到戶建設,可能會採用 BOT 方式運作,節省經費,落實規劃、使用整合。新舊固網也都對台北市的規劃表示興趣,台北畢竟是首善之區,65% 的電信、網路、電視用戶、流量落在大台北地區,不管是新舊固網,或是 Cable 系統業者,目前都只有光纖骨幹,即使是光纖普及率最高的中華電信,到光纖到戶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台北市政府雖然不懂電信、網路與電視,但握有路權,也握有建築執照發放審核的公權力,真要相關業者共同投資進行台北區光纖到戶普及建設,技術、經費、需求、公權力都不是問題,只有民意需要溝通。

但我們也不能對政府規劃抱以過高期待,畢竟過去作的好的案子不多,被批評的案例還真不少。公車開放民營,早年看好,近年已經難以控制,也難以回收路權。放寬建蔽率,獎勵停車場建制,最後絕大多數停車場沒有對外開放,甚至被挪做他用的也很多。獎勵開放空間,放寬建蔽率,幾乎都在建照拿到手之後,完全變成私用封閉空間。古蹟建蔽率轉移更是怪獸,影響社區整體規劃不說,增加其它社區負擔,影響鄰居日照與視野,被批評是慷他人之慨的政策。

國內外經驗,不管是工業區、商業區、住宅區,區段徵收土地,重劃之後,完成公共建設,再由地主個別加工處理,才是爭議最少,最好的規劃。原因無它,絕大數公共建設,需要整體規化,需要上下游相關工程配合,需要一次施工,需要全面提供服務,規劃才能簡潔,品質才會好,單價才會低。

2009年2月4日 星期三

Made in USA 與 Made in Taiwan

Made in USA 與 Made in Taiwan

歐巴馬上任後宣示,推廣美國製產品,以擴大就業機會,提振經濟,對抗經濟蕭條。台灣地小物薄,歷來以勤奮工作,降低製造成本,幫國際品牌代工,維繫台灣經濟。而代工產品銷售對像,歷來均以美國為大宗,台灣人工、原物料成本提高之後,改以台灣接單、規劃、設計,中國大陸、東南亞生產,轉銷全球,為台灣獲利主要模式。美國不景氣了,預期非民生必要消費性需求會降低,原來因為美國人工貴,美國不願意生產的產品,在經濟蕭條,失業率提升後,有可能會在美國政府鼓勵下,重新在美國生產,直接壓縮台灣外銷市場,傷害台灣繁榮。台灣必須趕快因應轉型,不能坐以待變,等待美國景氣復甦。重溫舊夢,絕不可期。

美國的產品軍火、民航機、核電廠、電腦、通訊網路設備、小麥、玉米、黃豆、畜牧肉類、水果、蔬菜,歐巴馬政府都會親自推銷對,不惜對各國政府施壓,協助美國產品外銷。台灣會受到直接壓力,也會因為他國受到美國壓力,間接受到影響。美國通暢的關稅政策,會不會檢討,用於促進 Made in USA 政策執行,台灣必須先期預防。

台灣工程實務背景強,擅長壓低代工成本。台灣外國語言、文化掌握能力低,不擅長自創品牌,不擅長自己設計出市場需求的產品,更不擅長創造市場需求。但根據 1928 年經濟蕭條經驗,復甦期可能長達一二十年。在這一波經濟蕭條中,各國政府勢必封閉保守,不擇手段,擴大內需。台灣以壓低成本代工外銷生存模式會越來越困難。各國政府在抵抗失業時,勢必考慮社會救濟成本,一旦以工代賑,成為各國政府主流思考,台灣產業降低代工成本,根本無助於打開外銷市場。

台灣要生存,要趁還有本錢時,積極引進外國頂尖的設計人才,慢慢從自創品牌開始,到自己設計產品,最後走向創造國際市場需求。唯有依賴台灣獨到的產品設計,掌握市場脈動,領導市場需求,才能在這次經濟蕭條保守封閉環境中脫困。

大家回想一下早年台灣代工技術的培育,也來自歐、美、日本技師的領導,當時台灣年輕一代工程師,跟著外籍技師做了十年八年,終於把自己培育成精英,也找到適合台灣環境的代工模式。

台灣人工貴了之後,政府、業界喊產業升級喊的夠久了!未見成效的原因是:國外大廠為降低生產成本,找台灣代工,要把外國專業人士拉到台灣,台灣年輕一輩有機會面對面學習。原創設計,領導市場,只要少數精英,沒有地理限制,不需要把大師拉到產地。台灣政府、企業不主動砸錢引進大師,再不景氣,精英也不會自己到台灣來。

絕大數人是普通人,需要大師教導,需要大師帶領,需要大師在身旁早晚觀摩,需要環境學習。天縱英明的開山大師,百年難得一見,台灣出不了幾個,中國出不了多少,亞洲也不夠多,一定要從全世界頂尖群中重金禮聘。

努力硬闖,勤奮研習的經驗,在代工領域一定有成。產業升級,要的是頂尖中的頂尖創意,強求不得,唯有禮賢下士,重金禮聘,別無它途。

台灣是移民社會,民風強悍,賭性堅強,三百年來民間活力一向遠超過政府。這一代年輕人或許不如先民能吃苦,但觸感敏銳,從未改變。移民組成的社會,再苦,再難,都能走出自己的路來!

2009年2月2日 星期一

豬肉卡路里

豬肉卡路里

針對紅燒肉提出警告,一般人對五花肉會有戒心,對蹄膀肥肉會有戒心,對豬肋排會有戒心,但常常會忽略掉高脂肪的梅花肉!

梅花肉 ~= 夾心肉 ~= 前腿肉

生豬裡肌肉 1g ~= 1 卡,1 斤 ~= 600 卡
生豬瘦腿肉 1g ~= 1 卡,1 斤 ~= 600 卡
生豬肋排肉 1g ~= 2.5 卡,1 斤 ~= 1500 卡
生豬蹄膀肉 1g ~= 3.5 卡,1 斤 ~= 2100 卡
生豬梅花肉 1g ~= 3.5 卡,1 斤 ~= 2100 卡
生豬五花肉 1g ~= 4 卡,1 斤 ~= 2400 卡
生豬肥肉 1g ~= 8 卡,1 斤 ~= 4800 卡
豬油 1g ~= 11 卡,1 斤 ~= 6600 卡
花生油、沙拉油、橄欖油 1g ~= 9 卡,1 斤 ~= 5400 卡
白砂糖、冰糖 1g ~= 4 卡,1 斤 ~= 2400 卡
白水煮 0 卡
烹調方式與卡路里密切相關!
兩斤白水煮裡肌肉沾大蒜醬油只有 1200 卡
兩斤醬油五香滷後腿肉只有 1200 卡
兩斤醬油五香滷五花肉有 2100 卡
兩斤一杯油半杯糖煮的紅燒梅花肉就有 2700 卡
兩斤麵包粉炸豬排可以高達 4000 卡

好吃的紅燒肉是有代價的!
55KG 快走一小時六公里約消耗 240 卡
60KG 快走一小時六公里約消耗 265 卡
65KG 快走一小時六公里約消耗 285 卡
70KG 快走一小時六公里約消耗 310 卡
75KG 快走一小時六公里約消耗 330 卡
80KG 快走一小時六公里約消耗 350 卡
85KG 快走一小時六公里約消耗 375 卡
90KG 快走一小時六公里約消耗 395 卡
梅花肉是高卡路里的隱形炸彈!梅花肉的脂肪化成雪花,看起來像瘦肉,不像五花肉那麼明顯!

紅燒肉

紅燒肉

紅燒肉人人會燒,作法家家不同。但好吃的關鍵不變,肉要買的好,作料要先爆香,肉要煎、炒、炸一下,把鮮甜味道跟油脂鎖住,紅燒肉湯多了肉會祡會出油。要炒糖色,要少放水,乾燒、蒸煮比水煮好吃。黑豬、母豬、閹豬,肉比較不腥羶可以直接燒,公豬、白豬要先川燙一下,太瘦的肉不好吃,五花、蹄膀、帶皮的比瘦肉好,脂肪高的梅花比淨瘦肉好。一次最少煮兩斤肉,肉少了,水相對就多了,不好煮。

材料:
豬肉兩斤,蔥兩三支切吋段,薑四五片,蒜粒四五個,酒一杯,醬油一杯,糖半杯,鹽、五香八角少許。

作法:
肉切塊,梅花切成三四公分立方塊狀,五花切成兩三公分見方帶皮長條。肉塊太小,味道、油脂會跑到湯汁裡去。白毛公豬肉腥羶,要冷水下肉煮開川燙後再切塊,好肉不必川燙保留鮮甜。
先起油鍋小火加糖慢炒直到變色,炒糖色備用。重起油鍋爆香蔥、薑、蒜、五香、八角,改中火炒肉塊直到完全變色,鎖住鮮甜及油脂,拌入糖色、醬油、酒、鹽繼續炒,裝入盆中蒸半小時試軟硬反扣上桌,或加一碗水小火燉煮半小時試軟硬上桌,切忌加滿水煮,紅燒肉要蒸,要小火悶燒,切塊的肉水煮,鮮甜油脂會到湯裡去,肉會祡,外面店裡一大鍋老湯每天加作料加肉連續悶煮肉不會祡。